小善環保提供智能垃圾分類桶、智能垃圾分類儲運、智能後端處理系統、智能電動垃圾壓縮箱、無人駕駛電動保洁車。
他21歲的時候
他說,他要改變這個世界
拯救海洋沒人相信他,直到他開始成功
Advertising
2011年的夏天,
荷蘭少年Boyan Slat17歲,
跑去希臘潛水,
本來期望能看到希臘著名的海天一色
結果卻是這樣……
Advertising
“塑料袋比魚都多。”
他震驚於眼前的景象,
而更震驚的是,每個人都對他說:
“一旦塑料進入海洋,你做什麼都沒用了。”
就是這句話激怒了少年。
在過去的30到40年間,數百萬噸的塑料進入海洋。
全球生產的塑料目前為每年2.88億噸,
其中10%會進入海洋。而這裡面的80%,
Advertising
都來自於陸地,通過下水道,
通過河流,最終匯入大海,
你扔掉的每一隻礦泉水瓶,每一個易拉罐,每一個煙頭,
最後都有可能在海洋裡發現它們的遺跡。
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大平洋垃圾帶,位於夏威夷和加州之間。
在那裡,你甚至可以稱之為塑料湯,
Advertising
綿延數百萬平方公里,
如果你打算坐著船去清理,
需要數千年。
在塑料湯中,動物的生存狀況變得無比糟糕。
這是一隻死掉的信天翁
在它的肚子裡,
發現了滿滿噹噹的個人生活用品。
這是一隻被塑料和漁網困住的海龜。
Boyan Slat坐不住了。與其主動出擊撈垃圾,
何不做一項技術,讓這些垃圾塑料自投羅網。
因為海面上漂浮的垃圾能在洋流的作用下聚到一起,
他設計了一個收集設備,可以捕捉海面上的垃圾,
而洋流和海洋生物能從設備之下順利通過。
這些被攔阻的垃圾,將會被回收,或者製成石油。
我們還在忙著跟勾搭學妹,
忙著參選XX會主席,
忙著做點小生意,或者
忙著目光如距地開個互聯網公司
在風口上飛起來;
而少年Boyan這項高中科學項目,
就已經被代爾夫特理工大學
評為當年最佳技術設計。
很多人以為到這裡,就算是成功了。
然而Boyan偏不:“我13歲的時候對火箭感興趣,
做了一個水火箭,拿了吉尼斯世界紀錄,
所以,別管其他人怎麼說,
瘋狂地做下去吧,
只要是你自己感興趣的。
最終有一天,人們會看到你,
驚訝於你所能做的。 ”
進了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,學習航空航天工程,
他的目光卻不是望向天空。海洋,就是他從17那年開始,
給自己的人生定下的目標——從孤身一人開始,
他將讓佔據地球三分之二面積的海洋,做出改變。
是的,他要拯救海洋!他要它成為現實。
他開始騎著自行車四處奔波
在TedX上向人們闡釋他的海洋清潔概念。
當時所有的零用錢只有200歐元,
很快花得精光,
於是他試圖獲得贊助。
沒人理他。
“我記得有一天聯繫了300家公司,
只有一個回應了我。 ”
他們不相信這個一臉稚氣的孩子,
竟然要改變整個海洋。
“一年前我不確定它能否成功,
可是,至少我得去試一試。 ”
少年自己都沒想到,
2013年3月26日,
他的TedX演講突然病毒式傳開了,
突然之間,
成千上萬的人每天點擊他的網站,
每天都會收到1500封郵件,
他們申請做志願者,
幫助他完成這個偉大的夢想。
15天內,他收到了80000美元。
有了資金後在可行性研究裡,
自己跑到了北大西洋環流裡,
然後整整三天,暈船了。
Boyan經過初步測算,在太平洋垃圾帶,
用十年時間即可收集70320000公斤的塑料垃圾,
清理每公斤垃圾的成本是4.53歐元,
僅為現有清理海洋漂浮物垃圾成本的3%。
2013 年,Boyan 的工作室
“THE OCEAN CLEANUP”正式成立。
他們已經有了一個 100 多人的研究室。
大部分人是志願者,分散在世界各地。
總部設在了澳大利亞。
Boyan Slat,每天工作15個小時,
全年基本沒有休假,
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投入海洋清理計劃
終於到了設備正式下海的那一天,
巨大的攔網被拖到海裡。
一截一截地將漂浮體充好氣就可以佈置入海,
而正是這個綿長的漂浮體,
阻擋住了塑料垃圾。
少年Boyan扔出了一個塑料球,
開心地喊:
“你們看,它們開始工作啦!”
設備主體上的太陽能板,
能保證持續不斷地工作。
回收來的塑料,
有些可被製成石油。
2017年,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牛人加入到了團隊中,他們正發展壯大。他和團隊正在對設備進行新一輪的研發,因為當前垃圾的回收處理還不能完全的智能化,還是需要靠人力的參與,因此完善後的設備將變得更加強大。
項目進行的順風順水,為了實現他“十年時間,
收集太平洋一半垃圾”的目標,
如今他考慮在2020年設置超過100公里的攔截帶,
而這將成為海洋中最大的人工裝置。
這個項目的宣傳海報上寫著:每一艘設備,5年就可以從海洋中收集725萬噸塑料垃圾
它們將會逐漸把整個海洋,
還原成少年心中的樣子。
與此同時,他的前校友們正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,
而少年Boyan,每天至少工作15個小時,
“我很久沒見到朋友了,他們會調侃我說大學生活多有趣,
然而,我卻覺得,我現在做的事情,真正在幫助地球。 ”
“我一無所有,除了我的項目,我不擔心。
如果你也想做點什麼,那就盡快去做。 ”
每當聊到環境問題時,
人們總是說,
太遙遠了,
就讓我們的孩子去擔心吧。
我說:“餵,我就在這裡!”
(483)